

动平衡仪校正方法
- 分类:行业新闻
- 作者:申岢编辑部
- 来源:上海申岢动平衡机制造有限公司
- 发布时间:2025-03-26
- 访问量:23
动平衡仪校正方法解析
在旋转机械的运行过程中,因材料分布不均、装配误差或长期磨损等因素,设备转子可能出现质量分布不平衡的问题,从而引发振动加剧、轴承磨损等故障。动平衡仪作为检测和校正转子不平衡的核心工具,能够通过精确测量振动数据,指导操作人员完成平衡校正。以下为动平衡仪校正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流程。
一、动平衡校正的基本原理
动平衡仪的核心功能是通过传感器采集旋转体的振动信号,结合转速和相位信息,计算出不平衡量的大小和方位。其原理分为两类:
单面平衡:适用于轴向长度较短的转子(如风扇叶轮),通过在一个平面上添加或移除配重实现平衡。
-
双面平衡:针对长径比较大的转子(如电机主轴),需在两个校正平面上分别调整配重,以消除力偶不平衡。
二、校正操作步骤
1. 准备工作
环境要求:确保设备处于稳定状态,排除外界振动干扰(如周边设备运行、强电磁场等)。
设备安装:将动平衡仪的传感器按说明书要求固定在设备轴承座或支撑结构上,确保接触稳固。若使用光电传感器,需在转子上粘贴反光标记作为相位参考。
2. 初始数据采集
启动设备至额定转速,待运行稳定后,通过动平衡仪记录初始振动值(如速度、位移)及相位角。通常需多次测量取平均值,以提高数据可靠性。
3. 不平衡量计算
输入转子参数(质量、校正半径等),仪器将自动计算不平衡量的大小(单位为g·mm)及相位位置。部分仪器支持图形化显示,直观标注需调整的方位。
4. 配重调整
添加配重:根据计算结果,在指定相位处安装平衡块。若空间受限,可采用螺钉固定、焊接或胶粘等方式。
去除配重:对无法增加配重的转子,可通过钻孔、打磨等方式去除多余质量。
验证调整:重新启动设备,测量振动值是否降至允许范围内。若未达标,需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微调。
5. 校正完成标准
-
校正后的残余振动值应符合国际标准(如ISO 1940)或设备制造商的技术要求。通常要求振动幅度降低至初始值的10%-20%。
三、注意事项
安全操作:校正前需停机并确认设备断电,防止误启动。高速旋转时避免靠近转子区域。
传感器精度:定期校准动平衡仪的传感器,避免因灵敏度下降导致数据误差。
环境因素:温度变化可能影响转子材质膨胀系数,需在常温环境下操作。
-
记录管理:保存每次校正的原始数据和调整记录,便于后续故障排查或周期性维护。
四、常见问题处理
数据波动大:检查传感器安装是否松动,或转子是否存在松动部件(如螺栓未紧固)。
校正后振动加剧:可能因配重安装位置偏差或计算错误,需重新校验相位角。
-
无法达到平衡标准:考虑转子是否存在弯曲、轴不对中或轴承磨损等复合故障。
五、结语
动平衡仪校正技术是保障旋转设备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。通过科学的操作流程和严谨的数据分析,可显著延长设备寿命,降低维护成本。实际应用中需结合设备特性灵活调整方法,同时注重日常维护与周期性检测,以实现动态平衡的长期稳定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