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是立式平衡机和卧式平衡机
- 分类:行业新闻
- 作者:申岢编辑部
- 来源:上海申岢动平衡机制造有限公司
- 发布时间:2024-09-26
- 访问量:116
您想了解立式平衡机和卧式平衡机的区别,以下是相关信息:
立式平衡机和卧式平衡机是常见的两种动平衡设备,主要用于检测和调整旋转物体的不平衡量,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平衡性能。这两种平衡机在结构、应用和特点上存在一些差异。
### 立式平衡机
立式平衡机是指被平衡的转子轴线垂直于地面的平衡机。下面介绍立式平衡机的工作原理、主要组成部分以及适用场合。
#### 工作原理
立式平衡机是平衡机的一种,主要用于检测和校正在垂直状态下运行的旋转部件的不平衡。机器测量时,转子支承在两个固定的轴承上,通过电动机或其他驱动装置使转子旋转。由于不平衡量的存在,转子将产生振动。振动传递到支撑轴承上,并通过传感器(如压电传感器)将机械振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。这些信号随后被发送到电子测量系统,该系统处理信号以确定不平衡的大小和位置。一旦确定了不平衡的位置和大小,就可以通过添加或去除重量来校正不平衡,从而确保转子在垂直状态下运行时的平稳性和减小振动。
#### 主要组成部分
-支撑系统:支撑系统是立式平衡机的核心部分,通常由两个以上的支撑架组成,用于固定被测转子。支撑架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对测量精度有重要影响,需要具备高稳定性和低振动传递特性。
-驱动系统:驱动系统用于带动转子达到所需的测量速度,通常包括电机和传动装置。电机的选择需要考虑其功率、速度范围以及与控制系统的兼容性。
-测量系统:测量系统由传感器和相应的电子电路组成,用于感知由不平衡引起的振动。传感器必须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,以便准确捕获微小的振动变化。
-校正系统:校正系统用于根据测量结果对转子进行加重或去重操作,以消除不平衡。这可能包括激光打标、焊接配重块或使用配重螺丝等方法。
#### 适用场合
-航太领域:在航空航天领域,立式平衡机用于平衡发动机风扇、涡轮盘和其他关键旋转部件,以确保其在高速旋转时的精确性和可靠性。
-大型机械:立式平衡机适用于大型发电机转子、泵和离心机等重型设备的平衡,这些设备在运行时需要极高的稳定性和低振动水平。
-精密设备:对于精密磨床、高速数控机床等高精度应用,立式平衡机能够提供精确的平衡调整,以保证加工精度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
### 卧式平衡机
卧式平衡机是指被平衡的转子轴线水平于地面的平衡机。下面介绍卧式平衡机的工作原理、主要组成部分以及适用场合。
#### 工作原理
卧式平衡机用于测定并校正在水平状态下运行的旋转部件的不平衡。在测量过程中,转子被放置在水平支撑上,通过驱动装置(如电机)带动转子转动。由于不平衡产生的离心力会导致支撑系统产生振动,这些振动通过传感器(如速度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)捕捉并转换为电信号。电信号经过电子系统的处理后,可以确定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位。通过在转子的相应位置添加或移除配重,可以校正这些不平衡,确保转子在水平状态下的平稳运行。
#### 主要组成部分
-支撑系统:支撑系统通常由两个滑动或滚动元件构成,用于支撑并允许转子自由旋转。这些支撑元件必须具有高刚性和良好的减振性能,以减少外界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。
-驱动系统:驱动系统通常包括电机和皮带或链传动装置,用于平稳地加速转子至所需测试速度。电机的控制需要精确,以避免引入额外的振动或不平衡。
-测量系统:测量系统由传感器和电子单元组成,传感器检测由不平衡引起的振动,电子单元则处理这些信号以计算不平衡量。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对测量结果至关重要。
-校正系统:校正系统用于根据测量结果对转子进行加重或去重操作,以消除不平衡。这可能包括手动焊接配重块、使用配重螺钉或自动化激光钻孔等方法。
#### 适用场合
-汽车工业:在汽车制造中,卧式平衡机用于平衡曲轴、飞轮、刹车盘等关键旋转部件,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。
-电机制造:卧式平衡机适用于大型电机转子、风扇叶片等部件的平衡,确保电机运行时的平稳性和效率。
-风机行业:在风机制造中,卧式平衡机用于平衡风轮和叶轮,以保证风机的高效运行和低噪音水平。
### 对比分析
立式平衡机和卧式平衡机在平衡原理上是相似的,都是基于测量由不平衡质量引起的振动或离心力。它们的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有所不同。
-应用场景:立式平衡机更适合于大型、重型或高度较大的旋转部件,如航空航天发动机部件、大型发电机转子等。而卧式平衡机则适合于一般大小的旋转部件,如汽车曲轴、电机转子、风机叶轮等。
-技术特点:立式平衡机需要承受被测件的重量,因此其支撑系统和驱动系统需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。卧式平衡机则更多地考虑被测件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,尤其是对于细长或柔性较好的部件。
总的来说,选择立式平衡机还是卧式平衡机,取决于被测件的特点、尺寸、重量以及预期的测量精度。在进行动平衡测试时,除了选择合适的设备外,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、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后续的维护和校准服务。
